
多事的2008終于過去了。這一年,國人的心態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起伏——數十年不遇的南方雪災,火車出軌的震悚,汶川地震的悲鳴,盛夏奧運的激情,股市的巨幅迭宕,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這一切,使得人們的生存空間受到了來自不同方向和角度的擠壓,成千上萬的人甚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人類的生存智慧經受著空前的考驗。
有人說,上帝一只手握著幸福,一只手握著痛苦,雖然給予的順序不同,但給予每個人的數量是均等的。無論上帝是否存在,規律是存在的,事物的兩面性是存在的,認識論的兩分法是客觀的。農耕文明時代雖多以靠天吃飯,生產效率低下,雖然也有殺戮與戰爭,但人們生存環境相對安穩,戰亂往往是短暫的,災難也往往是局部的。工業化時期,雖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商品貿易范圍逐步擴大,兩次世界大戰參與和波及的國家逐漸增多,經濟危機在一些國家也時有發生,但全球范圍內在同一時期遭受同樣災難的影響卻從未發生過。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全球經濟一體化催生了“地球村”的概念,促成了國家與地區間更大范圍經濟與政治的結盟;信息化不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甚至改變了戰爭的方式、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爆發的方式以及人為災難的形式。發生在政治或者經濟主導國家的各種天災人禍頃刻間可以殃及整個世界。然而,人們對于所生活的時代是沒有選擇的權利的,在享受高度工業文明成果和信息化時代帶來的科技創新與文化繁榮時,又必須面對自身生存環境不斷惡化所帶來的威脅,也必須不斷總結與提高自身生存的智慧。
智慧源于生產,智慧源于生活。在人類的智慧庫中,農民生存的智慧最值得學習。
當多數國人面對時下的經濟增長減速怨天尤人時,農民卻不相信年年都會風調雨順,旱、澇、蟲災同樣也是上天的賜予;
當多數國人在消費時經常“透支未來”時,農民只牢記著先人的遺訓而量入為出;
當多數國人以各種手段變著法兒地向社會索取時,農民仍堅信一分耕耘方能換來一分收獲;
當多數商人以奇招百出的花樣“包裝”、“炒作”時,只有農民相信“鋤好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來年才能長出好莊稼”;
當許多創業者或涉世不久的年輕人幻想著“四兩撥千斤”、“空手套白狼”時,農民卻只相信種瓜不會得豆,天上也不會掉下餡餅;
當多數國人在社會轉型期心態浮躁、淡忘真理時,只有農民春播、秋種、夏收、冬藏,日子過得平穩、殷實;
當多數國人在不斷地調高自身的姿態、調高內心的欲望、調高自己的調門兒時,只有農民將自身的姿態放得最低、將生活的預期設得最低,將在社會上的話語權壓得最低;
當多數國人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活動的增多、人際關系日趨利益化時,也只有農民從不間斷親人間的往來,“親戚”是他們生活中的“必需”,“親情”是他們面向未來的“儲蓄”。
腳踏實地,是農民與生俱來的品質;
本分守己,是農民安身立命的底氣;
忍讓示弱,是農民得道多助的法寶;
勤儉致富,是農民恒久持家的秘笈。
當充滿疑慮、觀望、忐忑與不確定的2009已經開始的時候,讓我們向農民學一點兒生存的智慧,將自己的心態打回躁動前的原型,這也許是渡過漫長冬天最好的良方。
是為新年寄語。
2009年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