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開民族歷史的長卷,中原河南作為民族文化的發祥地,曾經在歷史上留下了太多的經典與光輝;大致北宋之后,外戰頻仍,朝室更迭,千年光陰荏苒,雖然,其顯赫戰略地位猶在,昔日國都雄風卻早已無存。尤以近二十年來,當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和創新風暴席卷整個世界,中國沿海經濟的發展如火如荼時,背負五千年黃河文化的重荷、占有全中國人口十三分之一的河南前進的步伐放緩了。人均資源的匱乏,觀念的守舊導致了經濟上的落后,繼而直接引致了國民素質的低下、市場信用體系的脆弱以及整體形象的扭損。“河南人”由茶余談資變為餐前笑料,正遭遇著國人空前的鄙視與歷史的不公--他們深厚的文化積淀被漠視,他們對民族的貢獻被淡忘,他們在歷史上的輝煌被快速地磨損,他們的優秀品格被扭曲……。但是,社會發展的規律昭示著一個道理,豐厚的文化積淀終將孕育出累累的經濟碩果。堅毅、厚重、大氣、執著和不屈的河南人決不會被歷史的潮流拋棄,縱然鮮于驚天動地,但也決不甘于落后平庸,他們正以堅實的步履踏出時代的強音,以連串的收獲捍衛自己的尊嚴,所以,當上個世紀末“河南建業”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崛起的時候,一批批肩負著河南復興的熱血志士不斷加入到建業人的隊伍之中,他們牢記著自己的使命,吶喊著“永不妄稱第一,決不甘居第二”的壯語,銘記著“追求卓越,堅忍圖成”的信念,開始了建功立業的征程。
誠然,做企業不易,在欠佳的環境里做企業尤難,而在欠佳的環境里做上佳的企業則難之又難。但是,知大者遠者,不拘泥于小者近者。身約智廣的建業人將眼光放遠,心態放平,十年寒耕暑播,十年春華秋實。他們用平實鑄就了偉大,以忍毅磨礪出輝煌,他們用兩百棟建筑的雄姿,三千名學生的豪邁和三百萬球迷的吶喊托起河南人新的希望。
只有造就強大的企業,才能造就強大的河南。建業,是建業人的,也是河南人的。
2002年5月